英语百科 | 中国最大的英语学习资料在线图书馆!  > 所属分类  >  英文名著   
[0] 评论[0] 编辑

万有引力之虹

基本介绍
(图)万有引力之虹万有引力之虹

《万有引力之虹》1974年为托马斯·品钦所著,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美国乃至世界20世纪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西方曾引起巨大争议,有人称它是当代文学的顶峰,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预告世界末日”的呓语。

这部巨著故事情节复杂,梦境一般的幻想中充满了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交叉关系,五花八门、古怪零乱的叙述,似是而非的议论以及物理学、火箭工程学、高等数学、心理学、国际政治、异常性爱的描写。小说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的V-2火箭频袭伦敦,英美谍报机关发现美国的一位情报军官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便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由此吸引和牵连了许多人和事。

小说的中心意象是火箭。所谓“万有引力之虹”即指火箭发射后形成的抛物弧线,作者同时用它来象征死亡,象征现代文明不可避免走向毁灭的轨迹。

作者简介
(图)万有引力之虹托马斯·品钦

托马斯·品钦(1937-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往往以神秘的荒诞文学与当代科学的交叉结合为特色。他获得过美国全国图书奖,但拒绝领奖。其作品包含着丰富的意旨、风格和主题,涉及到历史、自然科学和数学等不同领域。有评论家称其《万有引力之虹》系借助神力完成,堪称一部大百科全书。

他对自己的个人生活讳莫如深,成名后深居简出,早年的照片和档案也离奇消失,使外界对他的私生活同对他的作品一样充满好奇和无奈。

他的主要作品有《V》、《拍卖第49批》、《万有引力之虹》、《葡萄园》等。

托马斯·品钦拒绝领取1975年美国艺术文学院的豪威尔斯奖时发表的评论: 豪威尔斯奖是一种赞誉。再说,奖章是金质的,也十分有利于防止贬值。但是我不想要这个奖章。请不要把我所不欲之物强加于我,这不仅会使艺文远有武断之嫌,而且会使我负无礼之名......我知道我应该更君子些,但是说“不”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

情节梗概

第一部 零之下

二战中,伦敦频频受到德国导弹袭击。奇怪的是,在盟军情报交换站工作的美国中尉泰荣·斯洛索普和女人发生性行为的地点,往往就是德国导弹袭击的下一个目标。他喜欢把自己寻欢作乐的对象及其方位用各种颜色的星形贴纸标在一张地图上,而这些星星的位置和德国导弹轰炸的位置完全吻合。于是,斯洛索普成为“白色幽灵”所关注的目标和实验对象。
  
第二部 埃尔曼 戈林赌场的休假

在以苏联流亡生理学家波因茨曼为主的各方人物谋划,导演下,斯洛索普被送到埃尔曼·戈林赌场宾馆,在海边从章鱼嘴里救下了荷兰美女卡婕。从此就在她的陪伴下,在优越生活条件中开始学习语言和导弹知识,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用于火箭G型仿聚合物的一些情况,发现了商界,政界和敌国勾结的一些内幕及英国政界和德国导弹的牵连,还发现了导弹上十分重要的部件S装置的信息。

斯洛索普从赌场宾馆仓皇逃跑,来到法国,摇身变成英国战地记者伊恩·斯加佛林,并前往苏黎世,踏上了寻找拉兹洛·雅夫,G型仿聚合物和S装置等一系列秘密的旅途
  
第三部 在占领区

从买来的情报中,斯洛索普知道了许多商业内幕,甚至发现了在大萧条时期自己被父亲出卖给拉兹洛·雅夫做实验:用G型仿聚合物作为刺激,产生条件反射的勃起,难怪自己在火箭降落于某个地点之前会产生强烈的欲望!他辗转来到德国火箭制造基地北豪森,此地现已属盟军占领区范围了。他先后邂逅了黑人支队领袖恩赞(要去寻找导弹部件,重组导弹),美军军械署的马维上校(也为导弹而来)和苏联情报官齐切林的情人盖丽·特里平。

原先制造导弹的中心工厂现在很热闹,英,美,苏各国都在抢导弹部件。斯洛索普混进中心工厂的隧道里,却遭到马维少校及其组织“马维之母”的追杀。
  
第四部 反作用力

斯洛索普乘热气球来到柏林,巧遇飞贼兼瘾君子“酸爷”,又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为水兵博丁去取藏在会址附近的大麻,但一直被齐切林的人跟踪,终而在拿到大麻时被抓获。齐切林使用安米妥钠从斯洛索普嘴里获知其寻找导弹的计划,决定放了他,并继续跟踪。斯洛索普认识了寻找女儿卞卡的玛格丽塔。之后,他随“格纳布太太”号船经过德国人曾经的导弹基地佩纳明德救“老马”,又往库克斯哈文等待“老马”许诺的退伍证,一路历经艰险,每每逢凶化吉,死里逃生,最后却莫名其妙的“碎裂”了........

作品解析

品钦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他的第三部,《万有引力之虹》,出版于1973年。这是一部复杂的含沙射影的小说,结合并详述了他早期作品的许多主题,包括阳否阴述、偏执狂、种族主义、殖民主义、阴谋、共时性和熵 ,该书衍生出许多注解和评论资料,包括两篇导读(Fowler 1980; Weisenburger 1988),研究书籍和学者论文、在线索引和讨论,它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文本之一。《万有引力之虹》的主要情节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及胜利日接下来几个星期的伦敦和欧洲其它地方,并在大多数情况下以透视历史瞬间的方式展开叙述。这样,品钦的文本通过各种人物形象与不同的叙述性话语均对特殊历史环境无知这点来形成一种戏剧性反讽,比方对大屠杀的处理,很大程度上触及到读者对这一历史时刻理解的最前线。这样一种方法产生出一种动态的张力和极度夸张的力矩,这样读者和作者似乎都能在对那种用词的多样化判断中不断接近情节深处。

这部小说眼界极为开阔,且往往别具风格地使用颇具幽默的夸张,并在对从物理、化学、数学、历史、宗教、音乐、文学和电影各领域中汲取的素材之处理上显示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博学。或许为了与这本与工程学知识如此关系密切的书相适应,品钦《万有引力之虹》最初的草稿是用一种“整洁、小巧的笔迹写在工程用方格纸上”的 (Weisenburger 1988)。品钦在整个1960年代及1970年代早期住在加利福尼亚及墨西哥城时一直在写这部小说,而且显然在付印之日前对原稿作了许多改写和增补。

《万有引力之虹》与艾萨克·巴甚维斯·辛格的《羽毛的王冠及其它故事》一起赢得了1974年的布克小说奖。同年,小说评审团一致推荐《万有引力之虹》作为普利策奖候选者;然而普利策协会否决了评审团的推荐,将该小说描述为“无法卒读”、“浮夸”、“滥用笔墨”、且有些地方“伤风败俗”,最后该年度普利策奖没有授奖。 (Kihss 1974)。1975年,品钦谢绝了威廉·迪安·豪厄尔斯文学艺术奖章。

书评

“品钦的小说通常被认为很挑读者,一个原因是其中涉猎的知识很渊博,读者应该是同时热爱文学,具有物理学(包括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火箭工程学,神学,乃至《易经》的知识,关心时事政治,对神秘主义有天然嗜好的人。”品钦的研究者,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但汉松说,“挑战还来自于,读者不仅要具有智慧,还要能忍受他的‘下作’。”品钦作品的深度值得学界研究,在美国有的人以分析《万有引力之虹》获得博士学位。国内研究品钦的也是些严肃的学者,而他的小说写的却是最离经叛道的内容。想象学者们坐在台灯下,很认真地品读可能是毒品幻觉下的冗长场景,挑衅人类心理忍受极限的变态性场面,不知道品钦是否会生出恶搞后的满足感。《猜火车》中,男主人公钻进公共卫生间的马桶里的情节,也是出自《万有引力之虹》。“斯洛索普要跟着口琴从马桶里下去,那就得头朝下……”之后的3000字制造的恶心效果,比视觉影像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风雪交加夜,尼奥面临命运的抉择:是吞下红色药丸还是蓝色药丸?电影《骇客帝国》中的这一场景,后来成了一个普遍的隐喻:选择蓝色药丸,表示他宁愿在神佑下,麻木而幸福地过一生。选择红色药丸,则是去拥抱真相,去战斗,革命,付出牺牲,真相之路必将令人痛苦,而且知道后也没有解决方案。这个场景,来自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中一个片段的启发。吞下红色药丸的尼奥,多少也是品钦的作品性格的写照。

“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抛物线。书中的男主人公斯洛索普是在英国的盟军情报处工作的美国中尉,他和女人寻欢作乐的地点,往往成为德国导弹袭击的目标。他有意念制动的天赋,可以以心灵的力量使得火箭落在某个地方。他从开场的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转而去探究自己存在的秘密。遭遇了伪装成盟军的纳粹,黑市商人,瘾君子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似乎织成了一张巨大的阴谋网,世界被技术寡头主宰,而每一颗导弹都在追踪它的目标,不断逼近,像彩虹一样弯曲,仿佛万有引力把人类拖向灭亡。比如他写道:“在战争中有人大量死去,这个特点好处很多。可以转移视线,掩盖战争的实质。战争其实是市场的福地。在卡婕看来,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就是做买卖。杀戮和暴力可以自行运作,可以让外行去管。”后来《货币战争》中的主要观点,和品钦1973年发表的这部小说中的一个观点如出一辙。品钦偏执地沉迷于阴谋论中,书中唯一正面的形象,可能是后来出场的那只猪仔。猪在品钦看来是智慧善良的象征,但他还是暗示了主人公和猪之间有不正当关系。“斯洛索普出场、产生疑问、寻找答案,得到答案,神秘‘碎裂’的过程,也是读者随他一起体验人生,体验神秘并追寻解悟的过程。他沧桑了,深刻了,成熟了,认识到人的局限了,有同情心了,也更可爱了。然而,就在他似乎越来越和我们融为一体的时候,却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样消失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死亡,正如第一部题记中所引“导弹之父”布劳恩的名言:“我们死后,灵魂继续存在。””译者张文宇说。

电子书下载

万有引力之虹英文电子书下载链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时时刻刻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