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百科 | 中国最大的英语学习资料在线图书馆!  > 所属分类  >  名人学英语故事   
[2] 评论[0] 编辑

周成钢——BBC归来的新东方校长

周成钢简介
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周成钢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周成钢

    周成刚,新东方新生代管理层的代表人物。他说,新东方要向现代化企业方向发展,必须推崇职业化,个人英雄主义在树立品牌形象面前微不足道。

    为师十年,他放弃稳定的职业,选择清苦的留学生活;就在准备回国之前,他获得当年澳洲唯一的BBC记者资格。

    2000年,他放弃唾手可得的移民机会,飞回新东方,单枪匹马加入一个树大根深的企业推行管理改革。

    周成刚的生命中有太多次抉择,但每一次他都会开辟出一片新生活。

三年比十年更重要

    高考时,周成刚的英语成绩在江阴市考了第一,从小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外交家的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外交学院。凭借当时英语笔试口试第一的分数,周成刚完全有可能被录取,然而阴差阳错,他与北京外交学院失之交臂,最终进入苏州大学英语系。而同班同学俞敏洪他们纷纷考入北大、复旦等名牌大学,周成刚的心情可想而知。
  似乎悲痛的情绪还没有化开,周成刚不得不面临一个对他来说很严峻的问题:毕业后到中学还是留校?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喃喃低语:“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
  那时毕业后完全由国家分配,没有人告诉周成刚,什么东西应该成为他的追求,如何才能摆脱困境。“我只有两条路:毕业之后去中学教书,或者争取留校任教。我很清楚地知道,到中学教书只会让我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心中的委屈反而成了奋进的动力,周成刚成功地当上了大学教师。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不可能在所有方向都获得那么多。”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取舍,学会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进行清醒的分析和判断。“多年后我再去看,发现自己的英语比大学的其他同学更坚实,保持着更开阔的眼界。十年之后,我到澳洲留学,去英国工作,我和那些到中学教书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更遥远了。我不是在评价两种生活的好坏,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初的决定使我离梦想的生活越来越近。”
  谁都知道应该努力,但究竟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一定是具体的、清晰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不要想十年以后的事,三年之内能做到什么,才是我们需要想清楚的。”
  自从得了高考英语第一名,周成刚发现了自己在语言上的天赋,他开始刻意地培养自己,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电视广播的主持人如何表述、演讲家如何演讲;阅读大量西方哲学著作,比如《西方哲学史》、《苏菲的世界》和《大问题》。“哲学著作对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很有帮助,而语言表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逻辑思辨力。”这样的思辨能力让他在新东方的“万人演讲”上赢得如雷掌声,让他在45分钟和两个半小时的不同演讲中收放自如,更让他在面临各种人生抉择的时候,总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看得远些总没错

    有的时候,清醒的判断意味着将目光放得更长远。1995年,周成刚自费赴澳大利亚留学。在留学的最初,他曾经将英语视为研究对象,一心想在毕业后继续从事教学的工作。到了澳洲,他才意识到在一个讲英语的国家,把英语作为研究对象并非明智之举,必须同时精通其他的专业知识。因此,尽管当时已经开学了,转校也非常困难,周成刚依然毅然决然地转到了另一所大学主攻新闻传播专业。
  留学的生活很清苦,许多留学生边读书边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周成刚也去打工,在家具厂里做最重最累的活——扛木板、锯木板,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出国的初衷,“既然选择了留学,就必须把书念好,要为日后找工作做准备。”拿到传播学硕士学位时,周成刚在好几百人的竞争中,以笔试口试第一名的成绩,成为1998年澳洲唯一一名被BBC录取的记者,当时的薪水比澳洲当地白领的薪水还要多几倍。而早已烂熟于心的新闻价值、二级传播、议程设置这些新闻传播专业的理论,在他BBC的新闻记者生涯中运用自如。
  年轻时的周成刚一心扎在英语研究上,写论文、做翻译,这都使他对英汉双语的驾驭能力游刃有余,“那时还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竟然翻译外国书,周围的人都非常惊讶。当时翻译稿还是手抄的;抄一遍、修改一遍、誊写一遍。这些基本功,终于有一天,在BBC的工作中全派上了用场。”
回忆起在BBC度过的两年生活,周成刚用“专业”和“敬业”来表达;也正是这种专业和敬业,让周成刚在不久之后取得了成功创建上海新东方,并革新北京新东方的业绩。

BBC的日子:困难解决了也就没什么了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大学时代都是伴随着BBC一流的英语教学节目度过的。在旁人眼里,能在BBC当记者,一定是非常风光的事,但是有谁知道其中的辛苦呢?”周成刚不无感慨地说。
  BBC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对记者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一个节目从采访到制作都要由一个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所以最初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周成刚的压力特别大。一个人又要采访写稿,又要录音合成,还要轮流做节目主持。工作的前三个月,他忙得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苦归苦,在BBC工作真的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也是一次超强度的锻炼。”“由于当时刚刚从学校里出来,没有工作经验,所以一开始到BBC工作,简直像是一场梦魇。”事隔多年之后,周成刚还心有余悸地说。
  BBC的高效是有目共睹的,但高效的背后则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强度和速度。“那时候早上8点上班,11点节目就要在电台里播出,像和时间赛跑一样。我通常是先做国际电话采访,然后立即把稿子翻译成中文,几乎是过目成‘译’,同时十指还要不停地在键盘上敲击。”别说采访、翻译这种颇具难度的工作,就是常人看来不起眼的文字输入,当时也给不谙此道的周成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嘛,”周成刚事后调侃道。“什么本领都是要通过反复锻炼提高的,一开始速度跟不上,那就练啊。人家下了班,都回去了,我再留下来‘补习’,慢慢地也就跟上去了。其实很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摸索中学来的,像录音室的设备操作啊,播音器材的使用啊,万事开头难,问题,遇到了,解决了,也就没什么了。”
  在BBC工作的日子里,也确实给周成刚带来了许多风云际会的机缘。这段时间内,他接触了很多政坛名人,做过不少此类的采访报道,从中对英国甚至是对整个欧洲的历史、社会、政治、人文都有了很深刻的了解,这种“近距离”的接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碰到的。
 “这样一段高强度的工作经验让我养成了做工作并然有序、实实在在、不浮夸的作风,更是让我坚定了挑战困难的信心,并由此而使自己更坚强。”如此坦然的态度,如此恬淡的心境,也为他将来胜任未来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埋下了伏笔。

还是选择当校长

    2000年,周成刚回国探亲,遇到中学时代同班同学俞敏洪,此时的新东方学校已如日中天,在北京蓬蓬勃勃地发展着。“中国市场那么大,机会那么多,为何还要留在英国为帝国主义卖命?”俞敏洪一句有意无意的玩笑话,深深地刺进周成刚的心。
 “我毫不怀疑自己能在BBC做一名优秀的、专业的新闻记者,但在一个白人统治的世界里,华人要做到出类拔萃非常困难。而选择另一条道路,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取得的成就更高,你会走得更远,那为什么不走这条路呢?”经过透彻的考虑,他最终做出决定,放弃取得英国永久居住权和全家移民加拿大的机会,更冲破了亲友的阻力,回国加盟新东方。“确实,在BBC工作可以拿高薪,办护照、永久合同、福利保障等一样都不少。但是,比起我回国创业的激情,这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2003年,成功创办上海新东方并在上海滩上掀起一次又一次“新东方风暴”的周成刚临危受命,被调到了北京新东方,单枪匹马深入到一个树大根深的企业中推行管理改革。那时,北京新东方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整个团队架构错综复杂,正处在调整和内部危机中。机制不健全,一个部门就像一个小学校,各自为政,使新东方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甚至部门之间互相抢夺生源。
  说不清楚一个盘根错节的企业有多少地方需要改革,但周成刚明白,只有业绩才能服众。他顾不上种种反对意见,统一了至关重要的教务部和市场部,“当企业谋求长远发展时,必然要建立一套体系去维护。所以我所做的就是将部门全部打通,实现业务体系化、制度化,将新东方重新整合成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而这又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那一年,北京新东方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业绩。
  周成刚说,英语彻底地改变了他的生活,给了他精神上、物质上的丰富;而清醒的判断,则给了他自信,给了他人生的业绩和成就感。

周成刚的英语学习经

    记者:那您现在怎么样保持自己的英文水平?
    周成钢:英文水平很难保持,因为工作当中用的少了,有失也有得嘛,你失去的是英语,肯定不如以前了,但是你学到的更多的是管理上的一些经验和思想吧。
    记:当年您是江阴市英语第一名,当时是怎么样学外语的?
    周:当时很简单的就是背。大家都是背。那个时候,什么录音机啊,电脑啊,英语节目啊,什么都没有,就一个收音机。
    记:反倒让你非常的集中。
    周:对,因为你没有其他的途径,你选择的太多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那个时候就是一条路,拿着几本书,而且那个时候很少看到国外的英语书,几乎没有,全是自己老师编的几本很普通的书。
    记:您说说看您背的几本书?
    周:新概念书我是背过了,新概念的第二册。其他的叫《Essential English》这本书。当时有三套书在中国很有名,一套是《新概念英语》,一套是《Essential English》,一套叫做《灵格风英语》。《Essential English》我为什么提到它呢,非常幸运的是我特别难忘的一套教材,前不久,由我和我另外一个朋友把它翻译出版,在译林出版社出版,那个时候都背过这些书,都认真地看过,所以说在生活当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几套英语课本。

谈出国留学趋势

    主持人:新东方对于留学出国支持非常的大,是不是意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留学会成为新东方重要的一个战略部分?
    周成刚:留学业务可能是新东方整体战略发展当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原因是更好的把留学项目和英语培训项目更好的结合起来,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更完善的或者说更有竞争力的直通车或者是绿色通道式的一站式的服务,这样对同学、对家长都很有利。
    主持人:今天来参与现场当中的学校特别多,家长和同学们也不是特别明白说,我应该选择怎样的学校,对于参展或者对于挑选学校,您有没有什么样的建议?
周成刚:参展更多的是一种形象的展示,一个实力的显示或者说自己服务项目的展示,那么作为家长和同学如果说来选择这些学校也好,中介也好,咨询机构也好,还是要抱着谨慎的态度,好在现在竞争的激烈,这么多机构都到这个地方来了,随时都可以进行比较,但是在比较和挑选的过程当中,永远不要忘记几点最重要的,一个是我们学校和公司一种知名度和品牌度,或者一种美誉度,第二点,他们提供的服务是不是正是你所需要的服务,提供的服务还有提供的课程提供的项目是不是你所需要的。第三点,看机构在过去的历史上诚信,一种口碑,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否认在去年2008年,在教育机构,教育行业里面也出现了几起机构倒闭,卷了钱就走了,对消费者严重不利的事件,公司或者学校资质、美誉、品牌、服务、诚信是我们最看重的。
    主持人:新东方一直致力于品牌方面的建设,大家都会对,与我们这个品牌是有足够的信任,可能跟教育行业一样的,品牌更重要,包括现在的出国,您有没有感觉到,今年同学们出国的目的性更强,比如我就是去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一样,而不是咨询的时候,说,老师我适合去哪一个国家?
    周成刚:对,现在在出国上面,我觉得有几个重大的趋势,
    第一个:你刚才讲到的,现在的出国更有计划性,目的性更加明确,不是跑过来说,老师,你觉得我能出国吗?你觉得我到哪儿去最好,他可能已经提前,进入高中的时候,家长、社会包括同事朋友不断的咨询和策划,调整自己的计划,选择更理性,更有目的性。
    第二,地域越来越扩大,不仅是过去传统的美国、英国,现在是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或者说包括亚洲很多东西,都是很多同学的选择。当然专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不是过去的一味的学商科,只要出国就学商科,这样可以挣更多的钱,现在整个前辈的教训以及市场的调整不断的让同学和家长在这个选择当中变得更理性,所以现在选工科的,过去的比较在行业里面长青树的一些专业,现在也越来越多了,都是一些好现象,都是说明整个的选择,留学气象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开放式,透明化。
    主持人:我也采访了很多港校,大家会觉得说,我去香港读大学似乎跟留学差不太多,然后去国外读大学,因为语言方面还会遇到问题,但是香港你还会有很多人讲华语,您对于在港校和直接真的去到国外留学之间,您觉得是怎样去评价呢?
    周成刚:我觉得两个都是很好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直接进入国外的欧洲的或者说英语国家的一个环境的话,可能说你的适应期会长一些,但是你的反馈,反过来得到的东西可能也不少,但是到香港的大学去学习,我觉得是一个台阶式的一种进入欧洲的语言氛围和学习环境,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也就是说香港的大学更多的它是有欧洲的东西,传统的更多的有英国的体系,同时又有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思维的一种方式,而语言授课既有英语的也有中文的,所以当同学来说,就是一个过渡期,是蛮好的,如果在香港读完了大学,你可以到美国读研究生的话,会非常的轻松。
    主持人:有一个出国之前语言方面的准备,所以就会有一种人有这样的说法,新加坡做出国留学是非常有优势的,本来这方面会不会成为新东方最强势的呢?
    周成刚:我不能说新东方最强势,最有力的,但是我们不断的致力于这样的目标和理想,同学在出国以前,英语再好也不会过分,准备再充分也不会过分,雅思和托福可以考到被大学接受的分数,这才是刚刚最低的标准,我们昨天得到了很多学校的校方的反馈,好多同学过去了以后,虽然过去的时候是达到分数的,但是因为大学里面几年读书,读研究生的时候,更多的是跟中国的学生在一起,不愿意参加更多的团队的工作,毕业的时候,真正口语的分数并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国外有一些大学澳大利亚有一些国家有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在澳洲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他们需要在研究生毕业的留学生重新再考一次雅思,要考到7分或者7.5分,才能进入四大所,就说明在大学里面如果不好好的利用这一段时间充分的沟通,好好的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话,可能并不一定未来具有很大的竞争力,所以无论是出国前还是后,语言未来可能是我们同世界沟通最重要的桥梁,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主持人:我觉得您刚才也谈到了,一个关于语言是门工具的问题,很多人说了既然是门工具,我得常用,那去国外读书,你才能真正把语言和文化读透,在国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的把自己的语言,就像您说的,要跟外国人交流,而不是在国外还在说中国话。
    周成刚:对,有相当一部分的亚洲学生出国以后,仍然喜欢和亚洲的学生聚在一起,大多的时间用母语交流,这其实是放弃了很好的锻炼的机会,我鼓励同学更多的去和外国人参与一些合作,共同的做一些项目,做一些团队的工作,同时我还鼓励同学,如果在条件准许的范围之内更多的锻炼,甚至于去做义工,真正的参与到他的社会当中去,哪怕不拿钱,在一些公司里面有体会,对你未来将来找工作是有竞争力的,参与他们的社会组织,公益组织,社团组织,如果说去锻炼的话,这些东西对自己是很好的参照,也是未来自己促进就业的时候,自己的背景里面很亮的一点。
    主持人:在大学期间,比如说做做兼职或者说您觉得我们同学们在毕业的时候,有可能留在国外去工作吗?按照现在的形势和您了解到的啊?
    周成刚:留在国外的工作的可能性肯定是有的,无论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他们都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留学政策,包括留学生在英国毕业以后,马上可以拿到两年的工作签证,在加拿大能够拿到三年的工作签证,澳大利亚也可以拿到一年多的工作签证,政府是在不断的鼓励你在这个地方待下去,给他们社会做出贡献,对我们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由于经济的不是那样的景气,所以竞争就会变得更加的激烈,而且留学生也越来越多,所以说在这个竞争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要胜出的话,就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东西,就一定要有自己强劲的实力,一定要有比较好的成绩,一定要有比较好的自我,就是推销自己,自我出售自己,自己说服的能力,可能在找工作当中,都是无比重要的,但是一旦你找到工作,中国的同学胜出的可能性还是很大,而这样一笔,对于他的背景是相当重要的。
    主持人:这一次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新东方的老师也来到了现场,展会一过,我们的服务仍然继续,如果说我们的同学们家长们还想跟我们的老师们联络的话,有没有一些方式可以供我们大家选择。
    周成刚:我们宣传册上都有我们具体的联系方式,我们的咨询队伍也越来越大,这是前所未有的,过去新东方可能就是一个前台,现在我们专门有一个咨询客服中心,就是社会的需求在改变,同学要求在改变,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培训机构,也在随着社会的改变也在调整自己,咨询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任何一天,现在同学或者家长到新东方,无论是到我们的学校去,还是到我们出国咨询公司去,我们都一周七天,一年几乎是365天,天天有人在,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和我们接触和了解的非常畅通的渠道。
    主持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当中,能够跟您聊更多关于留学方面的话题。
    周成刚:我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到新浪网能够跟新浪的网友和大家一块儿聊天,出国我要说的是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但是是我们职业发展和出去提升我们自己实力,拓展我们的视野,更新我们知识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我希望每一个人在这一条道路上都有所收获。

   

附件列表


2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邓泽——无读不丈夫、量小非君子    下一篇 专八人文知识——地理概况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