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百科 | 中国最大的英语学习资料在线图书馆!  > 所属分类  >  英文名著   
[0] 评论[0] 编辑

愤怒的葡萄

基本介绍
(图)愤怒的葡萄First edition cover

《愤怒的葡萄》(英语:The Grapes of Wrath),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伟大的美国社会纪实文学,这部小说在当年“卖得最快,评价最高,争论最激烈”,一时成为禁书,又被当众焚毁,最后迫使国会立法,资助农民。

1940年此书获得普立兹小说奖,作者本人因为另一作品人鼠之间在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故事梗概

故事背景是1933年从德州、至加拿大边境的美国中西部广大草原地带,由于受到猛暴风沙侵袭,造成大片的耕地变成荒芜。奥克拉荷马州的乔德(Joad)一家,被迫背井离乡。全家11口人坐着一辆老式福特牌汽车,取道国道六十六号公路,向西横越黄沙滚滚的沙漠,到加州寻找出路。一路上传来的尽是有关加州的负面消息,年迈的祖父母先后去世,车子故障,又碰到小偷,乔德的兄弟诺亚悄然离去,乔德的朋友凯西遭到杀身之祸,前途茫茫之际,只有母亲仍鼓励大家坚强地活下去。抵达目的地后,约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尽管一家人拼命工作,只能勉强糊口,又遭人排挤。葡萄园主人不断压低工资,压榨农民,于是农民奋起反抗,举行大罢工,地主勾结警察前来镇压。乔德在一场暴动中杀了人,只好再度离乡背井。

作者简介
(图)愤怒的葡萄John Steinbeck

约翰·欧内斯特·史坦贝克(John Ernst Steinbeck,1902年2月27日-1968年12月20日),20世纪美国最知名、阅读得最广的作家之一,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史坦贝克出生于1902年,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的萨琳娜斯(Salinas)。史坦贝克的父亲名叫约翰·欧内斯特·史坦贝克二世,是第一代到美国的德国移民,有德国和爱尔兰血统。史坦贝克曾经断断续续在斯坦福大学上学,直到1925年他正式退学,他没有毕业,而是打算全力成为一名作家。

史坦贝克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于1929年,是以神话为题材,名叫《金杯》,可惜并不成功。史坦贝克的首次得到评论家的赞赏,是他在1935年写的小说Tortilla Flat,他因此获得了加利福尼亚联邦俱乐部的金牌奖。这个讲述一个年轻人在大萧条时期,加州蒙特里杰克市,Tortilla Flat区的经历在1942年被搬上银幕,由史宾塞·屈赛,海蒂·拉玛和约翰·加菲尔德主演。

他是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主要作品有《人鼠之间》(1937年),曾经获得普立兹奖的《愤怒的葡萄》(1939年),《伊甸园东》(1955年),和旅行记录《与查里一起旅行: 寻找美国》(1960年)。史坦贝克的作品多描写大萧条时期的平民阶级及移民工人的生活,他的作品里经常出现在生活中挣扎的人物,被认为是受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他的故事和人物都是来自20世纪上半叶时真正存在的历史环境和事件。他的小说反映了他广泛的兴趣,比如海洋生物学,爵士乐,政治,哲学,历史和神话。

他的十七部作品,包括《人鼠之间》(1937年),《珍珠》(1947年),《伊甸园东》(1955年)都曾被好莱坞搬上银幕,而史坦贝克自己写的剧本也有相当的好评,他给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电影《救生艇》写的剧本曾经在1945年得到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本奖的提名。

创作背景

一九三七年秋,斯坦培克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亚。他沿途见到流浪的农民处于绝境,感到非常震动: “有五千户人家快饿死了,不光是挨饿,是快饿死了”,“问题非常尖锐”。这时他觉得他过去写的书是“多么拙劣,多么渺小”。他要描写农民的悲剧,要为他们说话。这是他创作《愤怒的葡萄》的动机。

以经济危机时期中部各州农民破产、逃荒和斗争为背景。俄克拉何马和邻近的得克萨斯、堪萨斯、阿肯色各州的农民负债累累,土地被大公司没收,无家可归,只得向西迁移,想在加利福尼亚州寻找出路。但是,加利福尼亚州并不像宣传的那么美好,等待他们的仍然是失业、饥饿和困苦。那里的农场主利用过剩的劳力压低工资,各种地方势力又横加勒索和迫害。

作者描写的乔德一家是其中的一户。这家人被“拖拉机”赶出祖祖辈辈耕种过的土地之后,将家中一切变卖掉,换来一辆破旧汽车,一家十三口人坐车向西逃荒。途中年老的相继去世,年轻的离散。到达加利福尼亚州时,一家只剩八口,处于贫穷无业的境地。

作品解析

小说突出描写这些破产农民的互助友爱的精神。互不相识的难民只要走在同一条逃荒路上,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就可以在同样困苦的人们中间得到支援和接济。作者通过人物的口强调说:“你如果遇到困难或者受了委屈,你就找穷人去。除了穷人,谁也帮不了你的忙。”这与奢侈的有产者扔出来的一点点布施有着本质的区别。

斯坦贝克笔下的农民并不停留在互相支援这一点上。他们以切身的经历表现出阶级觉悟的提高,体会到团结战斗的重要。小说有三个人物形象显示出农民身上“闪着一股越来越强烈的怒火”。

凯西是一个牧师,随乔德一家人流浪到加利福尼亚州。他在大批农民破产、逃难的形势下,思想发生变化。他口头上虽说“人人都有罪”,心里却感到这是一件连“自己都弄不明白的事情”。他代人受过、被捕入狱之后,懂得只有团结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他成了一个罢工组织者,教育新老工人团结起来,警惕资本家的分化瓦解。凯西虽然不久被警察打死,但他所宣传的道理、表现出来的英勇的行为使许多人受到教育。乔德便是其中之一。他因为不慎打死了人,蹲过监狱。出狱之后,他随家里人西迁,成了全家主要的劳动力。他性情耿直,见义勇为,敢于同欺压人的现象进行斗争。凯西被警察打死,他打死了那个警察。他经过几次斗争,总结出一条真理:“一个人并没有自己的灵魂,只是大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他走上凯西的道路,表示“凡是有饥饿的人为了吃饭而斗争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凡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

第三个人物形象是乔德的母亲,她是家庭的主妇,也是一家人的灵魂。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许多人发生动摇,她却始终满怀希望。她不仅照顾好家里人,而且从不拒绝别人的请求。她同意凯西随一家人逃难,帮助比他们更饥饿的邻居的孩子,表现出劳动妇女无私的高尚品质。这位劳动人民的母亲不仅善于体谅别人,而且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她劝说乔德,不要单枪匹马去对付警察,要参加集体行动。乔德打死警察、准备外逃时,她坚决支持他的行动。她认为,穷人的路“越走越宽”,因为“我们干的事情,都是为了朝前走”。这个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是本书写得最好的人物。

斯坦贝克通过这三个人物形象充分地表现了从“我”到“我们”的主题,反映美国一代破产农民怎样向工人阶级转化。

电子书下载

愤怒的葡萄英文版电子书下载链接

 

 

相关链接
1,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04381.htm

 

2,PDF电子版下载 http://www.jysls.com/thread-282698-1-1.html

3,同名电影下载  http://www.verycd.com/topics/21613/

4,在线观看同名电影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yOTkxMDA=.ht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太阳照常升起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